注册编号232106
课程简介
申请程序
查询
学生感言
教育学博士学位课程培养全面发展,具有扎实基础、富有创新精神的,能负担具有现代教育观念、较高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的教育管理和基础教育学科高级专门人才。
需修满18个学分,课程设置如下:
(注:以上研究方向仅供参考,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。)
师资: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亲赴香港授课。
时间: 课时集中,每一个月上一次课 (周六、周日全天)。
地点: 香港德辅道西九号七楼(香港金融管理学院)。
语言: 普通话授课。
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。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,但未完成学位论文者,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,累计延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六年。
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完成所要求的学分、相应的科研任务和学位论文后,经导师和院(系、所)同意,提前进入论文答辩和提前毕业。
课程学习合格、学位论文答辩获通过,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规定者,可获由华中师范大学授予教育部认可之博士学位。
•香港、澳门、台湾永久居民(持有永久居民身份证,以及回乡证或台胞证)
•报读博士学位,须具有硕士学位
1. 已填妥之报名表;
2. 本人身份证、回乡证(台胞证)原件及两份复印件(原件核实后退回);
3. 硕士学位证书、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(原件核实后退回);
4. 两位副教授或以上职称之学者分别填写的“推荐书”;
5. 2张2吋x 1.5吋正面、半身免冠近照;
6. 报名费$700港元(包括行政费$200港元及考试报名费$500港元)
博士课程总学费为港币 $168,000元(包括授课费用HK$138,000,论文费HK$30,000,分六期缴付)
电话: 彭先生(852) 2581 1122 传真:(852)2858 6733
查询电邮:ccnu@hkfsi.edu.hk
网址: 华中师范大学香港研究生教学点 http://www.hkfsi.edu.hk
华中师范大学 http://www.ccnu.edu.cn
“今天我非常荣幸穿著博士袍站在这裡,一时间感慨万千。过去的四年我真的经历了很多,白天我是一名教师,要完成教学任务;晚上我要研读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和各种专著,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。在此期间,我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,我曾经想过放弃工作和赌博回家休养。但是想起张爱玲对城市生活的迷恋和热爱,又想起我对张爱玲的喜爱,让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行。经过四年的时间,我终于完成了这篇博士论文,我的博士论文在盲审中获得两个优秀、一个优良的好成绩。并且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在张爱玲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、研究价值而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。读博士让我收穫了知识,也收穫了友谊,也学会了在艰难困苦中如何前行。同时,我也获得张三夕教授的推荐,在《华中学术》发表了论文,我的研究论文在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地区也相继发表,获得一致好评。不经历风雨怎麽见彩虹,这样的经历对我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。我要祝福所有读博路上正在努力的同学们,也希望未来将要加入这个行列的新同学们,一定不要轻言放弃,胜利就在前方!” 2014级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生2017届毕业生 陈鹉博士 贵族艺舍教育中心 普通话教师
“博士课程最困难的地方,一是语言方面的习惯差异;二是我离开学校已经很长时间,再返回校园就有点不习惯;第三是我们离开学校较远。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。因为大家上课都是用中文沟通,与导师之间也是用邮件进行文字沟通,是可以克服的。此外,每次老师来香港授课大家就抓紧机会和老师交流,平时有时间也可以回到武汉母校去旅行、学习。由于我离开校园比较久,所以在学术方面我就需要更加努力去弥补。我们香港的同学都是兼读制的学生,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学习期间最深的印象就是和导师之间的交流,内地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比香港要好。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尊师重道,我也建议大家一定要跟导师要好好交流、沟通,培养出亦师亦友的感情,这样更能克服大家地域上的限制,更能帮助大家完成论文指导和交流。” 2013级历史学博士生 2017届毕业生 陈永华博士 Trend China Limited 行政总裁
“回顾过往这几年的经历,收穫良多。就读期间,可以跟从华中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几位学识渊博、非常专业的导师做研究。特别是能够得到林家峰老师的指导,做基督教宣道会发展史的研究,可以说是我的是幸运。这几年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是工作之余兼职读博士,每天工作完,照顾好家庭之后还要逼自己做研究,四年写作论文的时间都是如此,只有周日才休息。因此对于新同学的祝愿就是,做研究一定要努力,要坚持,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向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,加油!” 2013级历史学博士生 2017届毕业生 何明章博士 联昌制罐厂有限公司 董事及行政经理
“很高兴参加本次毕业典礼,给大家讲毕业感言。我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,第一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做的初步计画过于庞大,如果要全部写完预计要七十万字。由于时间关系,需要修改论文计画,最终才能完成论文。第二是文化差异的问题,我们香港学生的用词和内地都是有区别的,经过导师多次辅导和修改,可以达到要求。第三,我在写作论文的时候做了很多研究,增长了很多知识。我的论文因为是研究孟子,所以也必须做一定的文献研究,对中西方古代文献中关于孟子的部分都要有一定瞭解,因此写作这个博士论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提升。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好好掌握这次机会,多与师兄师姐和导师们沟通,多瞭解中国的文化,这样我们的学问才可以更精进。” 2013级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生 2017届毕业生 梁监洪博士 中华以马内利圣经学院 讲师
Hong Kong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
Hong Kong Institute of Site Management